AG真人新聞
2020年11月29日,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成功舉辦《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前沿學術沙龍暨2020年江蘇省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學術論壇在。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編輯部主辦,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省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先進飛行器導航、控制與健康管理”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物聯網與控制技術”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飛行器自主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衛星通信與導航”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導航、控制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江蘇省航空航天學會自動控制專業委員會、“民航運輸安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聯合承辦。會議采用了線下線上相互結合的模式,保證會議在疫情常态化管理形勢下仍具有較大的參會規模和良好的學術影響力。
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院長江駒教授主持會議,介紹了出席會議的報告專家,并勉勵與會師生向報告專家學習,為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副校長姜斌教授代表學校向來訪專家緻歡迎辭,介紹了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發展現狀,并衷心感謝與會專家為學校、學院和學科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出席大會開幕式的還有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書記李文雷同志、副院長陳謀教授等百餘名師生。
圖1 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院長江駒教授主持會議、南航副校長姜斌教授緻歡迎辭
圖2 線下和線上會議現場圖片
圖3 與會專家和現場參會部分教師合影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副主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系統所所長張紀峰研究員做了題為《量化數據系統的建模與控制》的報告。他針對大規模網絡化系統控制中如何降低各節點系統的數據測量、傳輸的成本,消除測量傳輸等環節的不确定性給閉環系統性能帶來的不良影響,從理論和方法上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多自主體系統通信與控制一體化設計的問題。同時,還介紹了其團隊近年來在趨同控制設計與閉環系統性能分析、系統辨識與控制等方面的成果。
圖4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副主編張紀峰研究員做學術報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長聘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段海濱教授做了題為《仿鳥群智能行為的無人機與有人機共融集群自主飛行控制》的報告,詳細介紹了鳥群集群智能行為與共融集群自主飛行控制的映射關系,基于鳥群智能行為所表現出的智能湧現特點,設計共融集群無人機系統,無人機可在有人機部分人工幹預下,通過局部感知,與其他無人機和外界環境進行實時交互,實現無人機與有人機共融集群自主飛行控制。
圖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段海濱教授做學術報告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所長、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深圳智能機器人工程實驗室主任吳新宇研究員做了題為《人機融合外骨骼機器人系統》的報告,通過研究基于腦機接口的穿戴者下肢運動模式決策意圖的獲取方法,提高現有低通量腦機接口的信息傳輸效率,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人-外骨骼-環境融合決策機制,有效提高人機混合智能系統對複雜環境的适應能力,擴大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圖6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所長吳新宇研究員做學術報告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副院長崔榮鑫教授做了題為《海洋航行器路徑規劃與控制》的學術報告,他介紹了海洋航行器在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牧場建設、水下安全檢測等方面所面臨的路徑規劃以及控制難題,分享了其項目組在基于信息熵的海洋航行器路徑規劃、多運動模态海洋航行器自适應控制等方面的一些理論結果及其在所研制海洋航行器上的應用情況。
圖7 西北工業大學崔榮鑫教授做學術報告
青年長江學者、南開百青獲得者、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孫甯教授做了題為《輪式倒立擺等欠驅動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及應用》的學術報告,介紹了具有結構簡單、靈活度高、能耗低、重量輕等諸多優點的欠驅動機器人中存在的強非線性特性及“以少控多”控制難題,分享了其團隊在平衡機器人運動控制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在其它欠驅動機器人系統(如氣動人工肌肉機器人等)中的拓展研究情況。
圖8 南開大學孫甯教授做學術報告
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翺翔海外學者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袁源教授做了題為《Position tracking and attitude control for quadrotors via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method》的報告,分析了具有内部和外部幹擾的四旋翼系統位置控制器設計問題,介紹了一種基于雙閉環結構的姿态控制方法,可保證系統的全驅動,同時在姿态控制回路中實現了非線性ESO,提高了系統的抗幹擾性。
圖9 西北工業大學袁源教授做學術報告
《中國科學》雜志社蔣恺副編審做了題為《精益求精樹立中國旗幟,盡心盡力服務科學前沿》的報告。基于《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的數據,她從專業、傳播、深度和交流四個方面解讀期刊在服務科技創新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介紹當前機遇與挑戰并存形勢下期刊的積極應對措施,探讨中國科技期刊在掌握科技成果首發權、擴大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需要做的努力。
圖10、《中國科學》雜志社蔣恺副編審做報告
本次學術沙龍及學術論壇報告内容豐富精彩,緊密貼近國際理論前沿與工程應用。與會嘉賓和師生均表示受益匪淺,收獲頗多,對當前信息科學及其在無人系統與人工智能的國家需求、關鍵技術、發展趨勢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響應熱烈。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前沿學術沙龍暨2020年江蘇省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學術論壇的勝利召開,對于促進《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在我校的影響,加強《中國科學》與我校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交流,推動我校的雙一流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