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下午,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成功組織了“雨課堂智慧教學交流研讨會”。會議由副院長王曉琳主持,學院督導組老師、負責教學的基層領導以及一線年輕教師參加了研讨。會議由生物醫學工程系李韪韬副教授做了以雨課堂智慧教學為核心的報告。
王曉琳在正式報告開始前,介紹了此次雨課堂培訓報告的意義。随着互聯網+、大數據、雲平台的快速發展和人工智能教育的興起,雨課堂、課堂派等智慧教學雲平台為高校教學理念的變革、教學體系的重構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課前、課中、課後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師生、生生融合,實現了對學生的知識傳授方法訓練、能力培養、價值觀塑造的融合。我們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要緊跟時代腳步,積極參與到大數據時代的創新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中,用最新的最具時代感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緊緊吸引在課堂上。
随後,李韪韬詳細介紹了雨課堂的使用方法和自己的培訓感受。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研讨會,認識到雨課堂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工具,更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雨課堂成功與否的主體在于教師,可以有效地激發教師熱愛教學,投身教學,研究教學。雨課堂一方面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一方面也更為有效地評估了教師教學的情況。在客觀的數據面前,教師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有的放矢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必須熟悉并全面了解所授課程的精髓,掌握學生關注的熱點,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課程。雨課堂騰飛的翅膀還在于輔助資源庫的建設,包括微課、MOOC、課程短視頻等。雨課堂的成功實施必将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參加研讨會的老師普遍反映收獲很大,大學教師緊跟科技時尚前沿,以積極的心态使用各種新型教學方式方法,積極将雨課堂一類的科學教學手段用活、用好,一定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院将緊跟學校的步伐,出台相關的鼓勵政策,全面推廣雨課堂等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課堂,不斷提高學院的課堂授課質量。